168小说 - 科幻小说 - 藏地镇魔在线阅读 - 第342章 学思之辩

第342章 学思之辩

    林皓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好比站在这里的这位杜先生,我只有跟在他皮鼓后头学习、辅助的可能,想要领导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太自不量力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言为谋哈哈大笑起来,对于林皓这样的回答似乎很是满意。

    在显示器传过来的画面里,所有要展开攻击战的士兵们都已经准备就绪,站到了自己的攻击位置上,不过神庙里依旧一片寂静,什么声音都没有。

    “希伯来,我想要……再等一会,让他们原地待命。”在这种十分惊心动魄、箭在弦上即将社出的节骨眼上,言为谋忽然改变了主意,没有让他们直接进攻,而是要等一会。

    希伯来没有说一句话,低吓身子,在电脑的键盘上按了几下之后,显示器里的士兵们马上改变了姿态,以蹲姿示人,时刻保持着警惕,将所有的动作精致了下来。

    “希伯来,我要和小林单独谈一谈。”言为谋缓缓地说道。

    希伯来往后退去,逐渐消失在了周围的雾气之中。

    林皓十分钦佩言为谋的行事分寸,想进就进,想退就退,全凭他一个人掌握。不会着急上火,也不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一切都有条不紊,安安静静。

    “有的情况下,我必须要小心一些,比如这次,眼下这回可是我最后一次努力了。我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投身于83号区域之中,后来的人生基本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去到其他地方的时候非常的少,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在情报的海洋里遨游着,仿佛变成了一个浏览工具,一台永远都在工作的电脑。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上头将我安排去了‘谜地’,你是知道这个地方的,是吧?”言为谋轻轻地问道。

    林皓点了点头。

    所谓“谜地”,它是83号区域的核心组织之一,世界上所有没有解开的谜团,都会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身影,从名字上便可以对于它的功能窥探出一二来。

    “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中国清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我就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产生过如此迅猛的起义活动,突然就声势浩大了起来,一开始强的清政府毫无招架之力;突然又迎来了落幕之时,最终人仰马翻,四散溃败。再就是,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他们这些起义军都没有产生任何的后续影响,就好像这段历史只是当时的清朝做了一场梦一般,梦醒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显然是很奇怪的事情,很不正常的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史官的职责使命完全相悖。我收集了所有和太平天国有关系的信息和资料,不光是来自中国的,还有当时的亚洲其他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史料作为辅助证明。然后,我就找到了太平天国建国元勋中,有一个十分特别的人……”

    言为谋所说的这些内容,林皓都听得明白,所谓“十分特别的人”,指的就是“翼王”石达开。但是,他和言为谋的资源条件大相径庭,言为谋通过职便所获得的信息肯定更加全面、准确,比起一般人知道的历史史料要多上许多许多。

    “这还真是要多亏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美国航天局在天空上的那颗精度极高的情报卫星,自然,还要多亏了我那些个个是精英中的精英的好同事们,最后我在中国西部的大山大川、汹涌澎湃的河流之中,寻找到了揭开谜题的关键。我们把所有会影响到结果的东西都放到了一边,在很多史料记载提到的将石达开的逃生之路拦腰切断的大渡河的河畔,在周围的山体之上发现了一些被鉴定是人类造成的红色的记号,这个记号的形状和大小,与一般成年人的脚印差不多。像这样的记号数量有六千之多,广泛地分布在方圆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如果将它们由点连成线,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只向着西南方向翱翔的大鹰。这样的一种测绘,除了通过卫星地图去描摹,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一般的探险者去到实地,就跟睁眼瞎差不多,根本什么都看不出来,地界太广了,怕是要把人累死,晕头转向的。从大渡河一直到藏区的边缘,那个红色的记号一直断断续续的出现着。只不过因为这一百年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速度非常之快,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也非常之快,所以有很多红色的记号已经被人为破坏或者深埋在土地之下了。不过我们的运气很好,十分幸运,还是能够找到这个地方来。而且非常的巧,我还找到了——”

    言为谋的话戛然而止,看着林皓。

    林皓听着言为谋的叙述十分的用心和认真,仿佛已经进入到了情景中去,和他们一起在浩瀚的史料中遨游,又去往实地探勘等等等等。而且言为谋做的这些事情,让林皓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孔子的名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曾经有许许多多和言为谋的智商、志向相似的人也在83号区域工作,只不过大部分的人还是没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人类的劣根性,逐渐地丢失了一颗充满着激情和冒险精神的年轻的心,都变成了保守、固步自封、不敢走出舒适圈的平庸之辈。心思都花在了应付美国政府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之上,心甘情愿地变成了政府所饲养的猎犬,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上班和下班绝对不会多停留一分钟,恨不得前脚刚下班,后脚就已经在家里躺着了。时间长了之后,原本的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成为了和手工工场里做工的工人没什么区别的行尸走rou,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腔热血都已经丢到爪哇国去了。

    他们,显然就是孔子口中的“思而不学则殆”的那类人。反过来说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探险家、特种战斗部队,在全球各个地方进行着危险重重的探勘活动,但是从来没有关注过“谜地”这样一个探险知识宝库,只是埋头于实践之中,不管不顾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