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家王爷请自重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将军归京

第九十二章将军归京

    京城闹市的街头,几个刚完了事儿的伙计,倾了大碗粗茶,那汗巾就搭在肩上,正围坐在一起话聊。

    “唉!你们听说了吗?咱们李将军被罢官了,换了一个姓周的副官来顶替他的位子。”

    “这我知道,听说是叫什么周瑞,你们说说咱李彦李大将军这么些年为国为民办了多少事,怎么就撤职了呢?”

    “哼?我看就是有那些jian邪小人在作祟。”

    “对,对,对,李大将军那么好的人,一定会复职的。”

    “咱们皇上那么开明,是个明君,一定会明察的!”

    一旁的人在说着,有辆马车缓缓驶过,而车里坐着的正是他们口中李彦大将军的儿子李温书,是南国最年轻的少将。

    耳边论声不绝,李温书一手搭在扶手之上,面上冷酷没什么松动,戍边七年,血海之中熬过,早没了那份温润,少年气儿也都消磨殆尽,已是固守一国的将军。

    虽然没露什么神情,可搭在扶手上的手曲节轻点在木棱上,抑扬顿挫,车窗的轻帘被风略过,隔着缝隙能瞧见那阔别已久的南国皇宫。

    近了宫门前,绿瓦红墙,皇宫还是一如既往的恢宏大气,将军凯旋本该意气风发,而李温书此时却满腹心事。

    正值中秋,又是李温书大败西京,凯旋而归,皇上便在宫中设宴,借着中秋宴给李将军接风洗尘,这酒酣耳热,正当尾声,本是宴上主角的李将军却被白谨给叫走了,李将军远赴漠北镇守边疆七年,又立下汉马功劳,得陛下器重也是正常,何况又与当今圣上是旧识玩伴,众人心下了然,而这宴席随着白谨和李温书的离场,也都跟着散了大半。

    李温书是席上主角,自然免不了喝酒,以往的不胜酒力也在军中这七年里练就出来,出了太和殿,冷风一过,他就瞬间清醒,只是染了酒味还有些重。

    “李将军,皇上派奴才来给将军带路。”那太监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张公公,正是派来给李温书引路的。

    “那便有劳公公了。”李温书道,语气有些生冷。

    “将军言重了,这是奴才分内的事,还请将军移驾。”这公公对李温书的态度并不恼怒,反而很是恭敬。

    李温书跟着这太监转过御花园,进了后宫之中。

    越往里面走,他的眉头皱的越是厉害。

    这后宫是女人住的地方,可皇上却在这里召见,实在不合礼数。

    走了片刻,终于到了一座宫殿,待看见这座宫殿,他惊了惊,道:

    “这是……”

    那公公见已经把人带到,便行礼道:“将军,已经到了,陛下在屋里等您,奴才便先告退了。”

    李温书还沉浸在惊讶之中,完全没有听到这公公说了什么。

    这张公公很识趣的退下了。

    这里的宫殿布置和格局分外的熟悉,和当年的一样。

    当年白瑾的母妃还没死的时候,就住在这所宫殿之中。

    可这宫殿早就被大火给烧成了灰烬的。

    李温书在一脸的震惊之中进了殿内,里面只白瑾一个人。

    待见到李温书,白谨虽是帝王,却先起身迎上,在宴上见他已是情难自禁,他似是再按耐不住,拉住了李温书的腕臂,话声里带着藏不住的哽咽颤意:

    “温书,七年了,七年了,你终于,终于是平安回来了!”白谨说话间已抱住李温书,阔别七年,再见故人,白谨身为帝王也难免俗情。

    只是这被抱住的人,却有些僵硬,李温书落在侧边的手,只抬了抬还是按耐住放了下来,他们如今已不是从前。

    想到此处,李温书退身而出,朝着白谨恭敬的行礼道:

    “参见陛下。”

    “温书,都跟你说过了没有外人的时候不用同我行礼的。”白谨见李温书这般恭敬,却带了疏远,眼里透着失落,伸手将去扶他,又是无奈说道。

    “微臣惶恐。”可白谨这恩宠却没让李温书受着,他更是又拜了拜。

    白瑾听了皱起了眉头,拿出帝王的威严道:“难道孤的话你都敢违抗了吗?”

    “臣不敢,您如今是君,微臣自当侍奉,岂能越矩,不识礼数。”李温书不卑不亢,一字一句透着冷意浇在白谨心头,倒让他那颗热络的心凉透了!

    听见李温书的话,白瑾顿时收起来那副严肃的神情,有些无奈,他的一句君臣有别,便是把他推的远远的。

    白瑾也不恼,只是有些失落,到底是回不去了。

    就像这座宫殿,即便再像,它也不是原来那个,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早已经随着时间流逝掉了。

    而他同李温书也早已经变得只剩下君臣关系。

    白瑾叹了口气,又恢复前头那副温柔相道:“你过来吧!陪孤下盘棋,看看孤刚刚摆的棋局怎么破。”

    听到白瑾的命令,李温书一点也没被这温情给失了魂,依旧淡漠回道:“是。”

    随即上前去看桌上的棋局。

    棋盘上面,白棋和黑棋各执一边,互不相让,是盘死棋。

    “温书可有什么想法?”

    李温书看了会儿道:“陛下,这局势是僵住了,是盘死棋了,若想赢,就必须先舍棋,引君入瓮,才有一线生机。”

    “是吗?那温书可明白朕的意思。”

    白瑾说完,李温书沉默了。

    他是想说他与白楼的关系,如今就像这盘棋,所以白瑾把他父亲给丢了,舍掉这颗棋子。

    良久李温书道:“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了,臣回去会同家父说明情况的。”

    白瑾不说话,他看着对面的李温书,少年已经长成了男人,常年在关外,已经将他原本比较白的皮肤剐成了黑色,有些粗糙,但却不失男人味,即便如此也掩不住那张清绝的脸,难怪那么招京城里姑娘的喜欢,都去到边关七年,仍有姑娘念着他,的确是招人。

    不同于白瑾这养尊处优,李温书更显得身材魁梧些,但也不是那种肌rou发达的,还是清秀俊逸的很,常年关外的历练,让他的脸庞更显刚毅,宽背窄腰,平添性感。

    看着面前魂牵梦绕七年的人,终于回到他身边,他禁不住抬手,不过在白瑾刚要摸上去的时候,李温书却偏头躲开了。

    李温书自知不妥,立马就单膝跪地告罪道:“请殿下恕罪!”

    白谨那手僵在半空却是尴尬,他只能收了回去,那手搭在腿间,却是蜷缩回袖中,他心心念念七年的人,如今就近在眼前,只是七年早已物是人非,他再不是被李温书护在身后的懦弱皇子,而李温书也不是将军家儒雅清贵的公子。

    他是在战场磨练厮杀的将军,而他在朝堂周旋算计的帝王,早已不复从前,就连碰他一下都成了妄念。

    明明不再是远隔千里的路途,面对面而立却又似隔着万顷山河。

    白谨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李温书,嘴边泛起一丝苦笑,袖中的手紧握着,他忽的开口轻问道:“温书,一别七年,你可有念过孤?”

    白谨见他不答自顾道:“孤这七年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念着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