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言情小说 - 风荷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

分卷阅读30

    那小厮乖觉而庆幸地从地上爬起来,几乎是从书房中夺门而逃。

    青竹看了看齐婴的脸色,也不敢说话,只默默地为他添茶。

    将入夜的时候齐府已经十分热闹。

    齐家是极大的家族,兄弟叔伯众多,纵然许多子侄在外地任职不能回建康,但花厅里仍然是摆了十几桌宴席,还搭了戏台子请了班子过来唱戏,十分热闹。

    尧氏正在席面上张罗,一边要与亲戚们叙话,一边还得看着丫头婆子们别出了差错,倒是十分辛劳。

    过不多久赵瑶随赵齐氏一同进了花厅,婢女们为赵瑶脱去斗篷,露出里面红艳艳的小花袄来,衬得她更是粉雕玉琢讨喜极了。她一进花厅便扑进尧氏怀里叫着舅母,将尧氏逗得开怀,往她小嘴里送了一颗花生糖。

    恰这时齐宁和齐乐进来了,两人都换了新衣,皆是神采奕奕的模样。齐宁一进来就取笑赵瑶:“怎么又在吃?你这样要胖成一个团子了。”

    赵瑶瞪了齐宁一眼,生气地说:“你才是个团子呢!我最多是个汤圆儿!”

    一圈人都被逗乐,独齐乐问她:“今天白天你房里的丫头说你头疼,现在可好些了?”

    尧氏闻言感到惊讶,又十分担忧,问赵瑶:“头疼?这是怎么了?”

    赵瑶不知怎么说,她母亲赵齐氏便笑着挡了,说:“没什么大碍,大约是昨晚有点儿受风,现如今已经好了。”

    尧氏点点头,笑言:“那便好。”

    几人说着便到席上坐下,赵瑶四下里看了看,没见着齐二哥哥,当下眼中便露出些许落寞来,抿了抿艳红的小嘴,拉着尧氏的衣袖问:“舅母,二哥哥他,他怎么不来呀?”

    尧氏四下里一看,果然没见着齐婴,便打发了婢子去叫,又说:“他和他父亲一个样,钻进公文堆里便拔不出来,恐怕都不知道今日是除夕呢——快别管他,瑶儿先同你三哥哥和四哥哥玩儿吧。”

    赵瑶乖乖地点了点头,便看着舅母又去招呼别人了。

    过不多久齐老夫人来了,齐璋就在她身边搀扶着她,齐云跟在父亲身后齐老夫人是齐璋的生母,去年刚过了七十大寿,头发花白,心宽体胖。这位老夫人是傅家女儿,年轻时性子十分刚强,到如今年岁大了也没什么变化,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作风,这几年身子不大好才将管家的权利多给了尧氏些。齐璋对母亲很孝顺,凡老太太所言大抵没有不应的,这几年母亲生病更是常常侍奉在左右,十分有孝心。

    这几人一来,宴席上的氛围立刻便热烈起来。齐璋是如今齐氏宗族之主,齐云则被默认为是下一代的接班人,至于齐老夫人自然更不必说,凡要求齐璋办事的大多都要先来求老太太,只要将老太太哄得高兴便可以事事遂愿,是以家族中人很快便簇拥在三人身边,花厅中愈发热闹起来。

    齐老夫人坐在最上首,四下里看了一圈,没见到要找的人,于是问左右:“敬臣呢?怎么不见敬臣?”

    尧氏坐在老太太身边,闻言道:“已经让人去叫了,这孩子也是太不懂事,还要长辈们等。”

    “怎可如此说?”齐老夫人拍了拍尧氏的手,“那孩子不过是太累了,我们便是等等他又能如何了?”

    话音刚落,外头的丫头便进来通传说二公子来了,齐老夫人笑道:“这也是个不禁念叨的,这头说着他便来了。”

    第21章 除夕(2)

    赵瑶听闻齐二哥哥来了,立马便回头向着门口张望,正见着小厮为他挑开门帘儿,他大步走入花厅。

    庆华十三年,齐敬臣已经名满江左,众人皆知他是世家典范、少年榜眼。但这一年也是他初入枢密院的一年,齐二公子年纪轻轻便担此大任,许多人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存疑甚深,即便在齐家内部也是如此。但当这位公子匆匆踏进花厅时,众人却见他一身的气度已然并非少年时的锋芒毕露,反而已经有了沉静内敛的味道,方纷纷暗自感慨:假以时日,齐二公子恐更胜其父。

    齐老夫人看见齐婴很是高兴,连忙朝他招手将他唤到近前,齐婴神色平和,对着祖母难得露了笑容,告罪道:“庶务缠身,竟让长辈们等我一个,实在不该。”

    齐璋绷着脸,训斥道:“越发没了规矩!我看你——”

    话没说完,半途就被老太太打断,还转而训斥齐璋道:“大过年的你说他做什么?他如今这么累,还不是你没给给他找一个好差事?偏对着孩子有本事!”

    齐璋被训斥得没有办法,只沉默地听训。实则大家也都晓得齐璋并不是当真要训斥次子,只是当着各位叔伯兄弟的面,总不好由着齐婴迟到罢了,这才做了做表面文章。大家都是懂眼色的人,顺着老太太的话风劝了劝,便各自落了座。

    席面之上珍馐美馔,戏台之上才子佳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之间,众人脸上都是欢乐喜庆的神采。

    另一头的风荷苑,却是一副惨淡光景。

    照理来论,今夜是除夕,主人家虽不在此处过夜,但齐二公子素来是大方的,往年也由着仆役们自己过除夕,大家为图个热闹,也会张灯结彩放炮竹,只是今年临近年关时却突然多了个倒在雪窝子里生死难料的小姑娘,去本家找公子报信儿的六子还遭了公子训斥,大家便提不起劲来过这个年了。

    提不起劲倒是小事,叫人挠头的是公子说务必要将那小姑娘救回来,这便十分难办。六子从建康城中找了数位金贵的大夫来风荷苑看诊,都是束手无策,只因这小姑娘已经喂不进药了,便是强灌进去,也会再吐出来,如今浑身烧得高热,呼吸也极微弱,感觉只是吊着一口气儿,很快便要油尽灯枯了。

    那几位来看诊的大夫见了这般情状,一个个纷纷急着要走。倒也不怪他们冷情,这除夕夜出诊本来就是看准了齐家的面子,结果这事主却摆明了是个医不好的,这若是一个弄不好让人死了,那位齐家的二公子该是个什么态度谁也摸不准,自然还是走为上策。

    六子见状大急,死命拉着最后一位大夫的胳膊好话说尽,就是不许他走,求他再进厢房里给那小姑娘瞧一瞧,那大夫怎么说也不肯,直欲挣开六子的拉扯。

    恰这时,白松来了。

    他前几天才受了整整一百鞭,如今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他走到院子门口,倚在院子的白墙上,问六子:“这怎么了?”

    六子一见白松来了,如遇救星,连忙跑到白松身边道:“白大哥你可来了!赶紧想想辙救救我吧,把这大夫留住!”

    那大夫也背着药箱走过来,既生气又无奈,道:“这不是我不帮忙,医者仁心,这要是能救得过来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我都说了,那丫头已经喂不进药了,不行了,你们拉着我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