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言情小说 - 风荷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

分卷阅读46

    仍在忙碌。

    沈西泠蹙起眉头,无言远望。

    作者有话要说:    齐璋:为父可以负责任地说,教育孩子都是这样的,训不管用,一般都得打。

    齐婴:……这不太好。

    第29章 上元(1)

    次日仍是晴好天,建康的雨雪好似都被留在了旧年,年关一过,便是连日的暖阳。

    今日是正月十五,无论江南江北都有上元观灯的习俗。这燃灯的习俗说来与佛教的兴盛相关,因佛教东传,江左又受之影响甚深,燃灯供佛遂成民俗,每至上元,佛家灯火遍布民间,是极热闹的节庆。而此节之后,年才算真正的过去了。

    这日很早,齐宁和齐乐便一同跑来二哥的别第,他们进门的时候齐婴还没来得及用早膳。

    他二人最近净被父亲和大哥拘着读书,早便过得不自在,今日好容易父亲松口,容他们来二哥的别第透透气,怎不叫他们深感快活?一来便先在园中逛了一圈,大冬天的两人都冒了汗,这才又跑进正屋的花厅找二哥蹭饭。

    齐婴虽几日前听齐乐说起过今日要来风荷苑,但没想到他和齐宁会来得这么早,早到要来蹭早膳的地步。

    齐婴扫了两个弟弟一眼,问:“大哥今日不来?”

    “大哥白日里要陪嫂嫂回娘家,说是入夜了再同咱们一起,”齐宁答,“抱着徽儿一起上街看灯去。”

    齐婴嗯了一声,又问:“姑父和姑母今日也来?”

    齐乐接了口,答:“来,来,晚些便来。”

    齐婴点点头,走到花厅的圆桌边坐下准备用早膳,齐宁和齐乐也跟着凑上去。齐婴让青竹吩咐后厨多做两份早膳,青竹领了命,下去预备了。

    两位小公子来得突然,预备膳食却不可草率。青竹一向办事得力,但事出突然也略有些忙乱,以至于当他指挥着婢女们为三位公子端上早膳的时候,竟没有发现独齐婴的膳食比旁人多上一盅。

    还是齐乐眼尖发现了此事,惊奇道:“咦?二哥那盅是什么东西?怎么我和三哥没有?”

    那是一个极寻常的瓷盅,有盖,混在许多碗碟里齐婴本也没注意,经齐乐一说才看见,打开一看,是一碗冒着热气的蛋羹。

    蛋羹不过是寻常的玩意儿,并不稀罕,但这盅蛋羹的盖子一掀,却有种极香糯的味道,比寻常的蛋羹闻起来更加诱人。齐宁被这味道勾得馋虫大动,玩笑道:“二哥未免太过小气了,一碗蛋羹也不分给我和四弟?”

    齐婴平日里饮食清淡简单,膳食统共就那么几种,从未用过这种蛋羹。他看了青竹一眼,眼中有询问的意思,青竹急得额头见汗,也不知这蛋羹是何处来的,恼恨自己竟让来历不明的东西上了公子的饭桌,很是自责。

    齐婴倒没有责备他,只说:“去问问这蛋羹谁做的,给两位小公子也添上。”

    青竹躬身应是,匆匆地下去查问。

    查问了一圈,后厨的厨娘和丫鬟都不知这蛋羹来历,直到问到一个名叫子君的小丫鬟,才算是摸到眉目。

    这子君是后厨负责采买准备食料的丫头,每日都是第一个上职。今日上职之前在后厨门口却瞧见了沈西泠,小姑娘早早等在这里就是为了找她。子君与沈西泠此前只有一面之缘,便是昨日夜里在忘室门口的那一面,彼此不过说了寥寥几句话,实在想不通她找上自己是为了什么。一问,小姑娘却说想借一下灶台,做一碗蛋羹。

    这是小事,子君为人爽快,没犹豫便答应下来。

    她见那小姑娘年纪不大,但在灶台间却是个熟手,做的蛋羹色泽诱人,加了点牛乳,还在碗底铺了一层嫩豆腐,撒上葱花后香气四溢,看得子君口齿生津。

    她做好后却不将蛋羹拿走,子君觉得奇怪,问她缘由,小姑娘低着头,有些踌躇地答:“这不是做给我自己的……这是给二公子的。”

    子君闻言有些诧异。

    她对这个小姑娘不大熟悉,只听人说是年前白大哥带回来的,公子一开始不待见,看她在门口长跪不起快冻死了才让人救回来,白大哥还为她挨了一顿鞭子。下人们私下里传,这个不知明姓的小丫头是白松的亲戚,公子多少给白松一些脸面,后来才勉强拨了倚湘去照顾,但早晚是要打发走的。不过门房的六子却说不然,还说亲眼见到公子为了这小姑娘除夕夜大老远从本家赶回风荷苑,甚至还言之凿凿地说亲眼见过公子哄着这小姑娘喝药,只是没人信他。

    子君倒没怎么同人嚼舌根,只觉得这小姑娘生得漂亮,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年画娃娃都漂亮得多,就因为她漂亮,她便挺喜欢她。

    只是她虽对这个小丫头颇有好感,却也不敢随便将她的蛋羹送上公子的桌案,着实有些为难。那小姑娘见她犹豫,抿了抿嘴,试探着说:“子君jiejie,你看这样行不行?这蛋羹你帮我送上去,若公子没问起来那是最好,若他问了觉得好,你便说是你加的,若公子觉得不好,便说是我做的——成不成?”

    子君仍犹豫不定,那小姑娘纤细的手指相互绞在一起,小声说:“公子昨夜身体不适又饮了酒,这蛋羹养人,又可解酒。我真没有坏心,只是想报答公子救命之恩……”

    子君见她坦诚,小小一个人儿也不知此前经历了什么,毫无孩童的稚气任性,言语间小心翼翼,又很是懂得礼貌,心中更喜欢她几分。她又想,她都没听说公子身体不适,这小丫头却知道,想来同公子总有几分亲近,将她做的蛋羹送上去,想来也不会闯什么大祸。

    子君将心一横,点头答应了。小姑娘很感激,恰逢后厨来人了,她便要赶紧遁了,子君忽然想起来她还没问过这小丫头的名字,赶紧将她叫住问她明姓,那小姑娘愣了一下,抿了抿嘴,答:“……我叫方筠。”

    子君觉得这名字挺好听,但又觉得还不够衬她,只朝她笑了笑、点了点头,然后便见小姑娘一溜烟儿地跑了。

    今日没想到三公子和四公子突然登门,后厨一通忙乱,子君便瞅准一个空档将那蛋羹添了进去,随后便一直心头惴惴担惊受怕,暗暗后悔。结果没过多久青竹便脸色难看地进了后厨,开始盘问这蛋羹的来历。子君一看暗道不妙,那蛋羹果然是惹了麻烦,等青竹盘问到她这里,她便没有绷住将人供了出去,告诉青竹蛋羹是那个叫方筠的小姑娘做的。

    青竹原本就脸色不好,听了“方筠”这个名字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他虽然年纪小,但一直在公子身边伺候,人又老成,下人们大多都有些怕他,子君一看他脸色阴成这样,更是觉得害怕,不知自己摊上了什么官司。不过最后青竹也没说什么,只是脸色铁青地让厨娘再多做两盅蛋羹送上去,随后便匆匆走了,